文化传媒学院

厚德守正求是创新
页面中间背景图

文化传媒学院师生热烈讨论习近平主席致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

2024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向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

习近平指出,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文明传承的载体、理解增进的桥梁。中文承载中华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文化产品,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是中国的责任。他强调,国际中文教育彰显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和合作共赢,希望世界中文大会凝聚共识,搭建语言互通、理解互信、文明互鉴之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王玉英院长带领师生就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精神,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文化传媒学院师生热烈讨论习近平主席致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谈感想:

邸焕双教授分享大会走笔:中文作为中华文明智慧的载体,已在190多个国家开展教学,其中85个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通过完善标准、培养师资、推动本土化,积极支持国际中文教育。世界中文大会则为语言互通与文明互鉴搭建平台,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师范雨发表感想: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中文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文化产品。这让我意识到,通过中文教学,不仅是教授语言,更是引导留学生探索文化、理解世界、提升心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这是教育者的重要使命。

教师张艳翠发表感想:习近平主席在2024世界汉语大会的致词,彰显了对汉语推广和文化交流的重视。汉语的传播增进了全球了解,推动了文明对话与合作。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肩负责任,让汉语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文化传媒学院师生热烈讨论习近平主席致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

教师王妍发表感想:习近平主席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让我倍感自豪与鼓舞。作为国际中文教育教师,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将创新教学、提高质量,不忘初心。未来,我将努力推动语言与文化教育结合,为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和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教师郭露莲发表感想: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彰显了中文的魅力,促进国际理解与和平,让中华儿女倍感自豪。在习近平主席贺词的激励下,大会为全球中文教育注入新活力。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契机,创新教育方法,传播中文与中华文化。

教师朱慧茹发表感想:习近平主席的致辞鼓舞人心,体现了对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视与对中外交流的期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提升专业能力,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文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传媒学院师生热烈讨论习近平主席致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

文化传媒学院学生学习感想:

张濨:国际中文教育前景很好,随着中国影响力提升,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我需要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多学点外语,用好科技教学,还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未来可以考虑教中文、传播文化或者继续深造,去适应这个领域的新变化。

史雨鑫:在习主席贺词的鼓舞下,愿国际中文教育如星耀全球,我定努力,让世界因中文之桥而心灵相通,共赏中华文化魅力。

张博然:希望世界中文大会成为分享理念和探索中文魅力的舞台。愿不同国家的人在中文中找到共鸣,共创多元文化的美好未来。让中文这颗明珠在世界文化中更加闪耀!

吴星月: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中文走向世界的浪潮中,愿以所学铺就通途。传播中华文化,共筑国际交流新篇。

文化传媒学院师生热烈讨论习近平主席致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

郝连宝:希望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成为文化交融的新起点。借助“联通融合,科技创新”主题,加速中文本土化,与职业教育深度结合,用人工智能开拓传播新路径。愿大家携手努力,让中文跨越山海,在多元文化中绽放魅力,促进各国人民心灵相通,共创美好未来。

邹思琪:作为汉语言文学学生,我希望世界中文大会成为文化交流的盛宴。让中文之美走向世界,用字词句章传递智慧,用诗词歌赋展现东方韵味。期待大会拓展传播新路径,让更多人感受中文魅力,共筑心灵相通的国际家园。

陈雪: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极大地鼓舞了我们,作为一名中文专业学生,我深知中国语言文化走向世界任重道远,所以新时代的青年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自身专业优势。

肖正清:踏上中外文化交流的旅程,愿你成为文化星河中的摆渡者。以真诚为桨,划动包容之舟,在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瀚海间穿梭。

文化传媒学院师生热烈讨论习近平主席致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

文化传媒学院的师生们一致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国际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中文传播注入了新的动力。大家纷纷表示,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提升教学与研究能力,为推动中文国际传播、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智慧与力量。师生们相信,中文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必将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耀眼夺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奏响和谐美妙的时代乐章。